五金自今年7月末,国有大行带头掀起了新一轮的降息潮,多家银行跟进后,目前市面上3%以上的存款利率已经“绝迹”。 另外,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“靴子”也终于落地。8月2日,金监总局下发保险预定利率下调的《通知》,“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.5%、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”。 存钱没啥收益,甚至容易贬值,保险收益也越来越低,这种情况下,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资金的贬值,纷纷携款搬家。 据央行报道显示,2022年,在我国人民币存款的新增水平创下历史新高以后,在2023年间,存款又增加了25.74万亿元。 大环境不好,老百姓就开始疯狂攒钱,尤其是当代年轻人,从超前消费到报复性攒钱,大家的思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。 以豆瓣为例,「靠利息生活」小组,从五年前的不到一万人,到如今加起来已经超过七十万人,在小组中,大家最关心的事情之一,就是如何存钱。 而且,年轻人的存钱方式也是别出心裁。比如社交平台上不乏博主寻找“存钱搭子”,组成储蓄小队,相互鼓励达成目标。 另外社交平台上,诸如:存够100万提前退休、挑战每个月花费300元尊龙凯时、挑战报复性存钱100天......俨然成为一条竞相追逐的赛道。 利率下行时代,资本频频爆雷,即便是高净值人群也难逃意外。8月5日,日经225指数两度触发熔断机制,跌幅达到12.40%。 美股开盘,美股“科技股七姐妹”股价纷纷下挫。苹果盘中跌超10%、英伟达跌超15%、亚马逊跌超9%、特斯拉跌超12%、微软跌超5%、谷歌(Alphabet)-A跌超5%、Meta跌超6%。 这些消息对于不炒股的人来说,跌幅只是一个数字,但是对于市场中万亿股民来说,却是资产化为泡影尊龙凯时。 而且近年,不仅仅是股票暴跌,P2P爆雷、信托挤兑、外汇代理跑路频频发生…人到中年,攒钱不易,一招不慎,“中年返贫”。 根据社科院的预测到2050年,几乎一个缴费者就需要支持一个离退休人员,而2019年这个比例还是2:1,整整翻了一倍。更不要提如今老年化严重,养老金收支已经濒临失衡。 “35岁不一定有班上”、“65岁不一定能退休”、“养老金可能要缩水”…一个个雷朝着大家伙儿直愣愣就来了,消费降级逐渐笼罩各大年龄群体。 攒钱不为买房,但是存款利率又持续下降,一旦失业,上有老下有小,怎么办?于是尊龙凯时,越来越多年轻人“携款搬家”。 数据显示,我国前4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7.32万亿元,相较于一季度的11.24万亿元减少了3.92万亿元,相当于4月单月存款减少了近4万亿元。 其实,“存款”搬家的背后,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却在骤然崛起。据中信证券研究测算,2024年4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2.3万亿元,至28.63万亿元。 比如年初以来债市走牛提振理财等资管产品收益率,所以一些人为实现更高投资收益,就纷纷将银行存款转向理财。 什么意思?就是之前,各大银行为了冲规模,对很多企业都搞了优惠,一些企业利率可以低到只有百分之二点几,他们拿到后,转头立马去一些银行办理大额存款,存款的利率竟然可以过3%。 这种0风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之所以能进行,主要也是因为很多银行的考核中,太过于强调存规模,规模做大,各分行支行的考核才过。所以,很多银行为了做大存款规模,偷偷给大额存款补利息,为做大规模,又偷偷给企业搞贴息,补来补去,这种套利漏洞就出来了。 于是,央行在4月8号直接发布政策禁止手工补息,所有搞套利的存一概清理清退,等于堵住了这条漏洞。而在银行存款利息不高的情况下,一些人自然就不会选择将钱放在银行里面了。 在居民存款大幅下降的背景下,银行存量房贷也出现大幅降低,这代表,有很多人选择将放在银行里面的钱,拿出来提前还房贷。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做,其中也不难理解:一方面,存款利率下降太严重了,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,钱留在手里只会不断贬值,既然如此,还不如提前拿来还房贷,毕竟每个月的房贷利息还是挺高的。 另一方面,就业压力太大,很多人担心失业风险,在这种情况下,只要口袋里有点存款的,都会选择还清房贷,毕竟早还一点,也就少给银行交一些利息费。 而且,照当前的趋势来看,存款利率还将继续下降,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老百姓的存款总额,大概率还是会继续下降的。至于什么时候能恢复,那就得看,大家的信心以及环境,什么时候能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了。尊龙凯时4万亿存款“蒸发”当代年轻人选择“携款搬家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