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金高考结束后,居住了三年的学区房光荣退休。柏拉图哲学之问提出,人要弄清楚自己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。我这个不涉及灵魂之问,没那么复杂,就是从此居搬回到彼居,将此居让给其他需要的人。 搬家之后,才发现搬家是世界上最繁琐、最麻烦的事情之一。开始以为,东西不多,搬家应该很容易,毕竟只住了三年。三年前,决定到这套房屋居住时,看到曾经雪白的墙壁黑污污、明亮的窗户残破不堪时,心下想尊龙凯时,生活不能将就,哪怕吃一顿简单的素餐,也要将餐桌收拾得干干净净、漂漂亮亮,于是规整房屋尊龙凯时。规整后的房屋墙壁、窗户、家具、家电焕然一新。然后开始置办锅碗瓢盆、油盐酱醋,像春燕筑巢,一点一点儿地往里衔。房屋宽大,各样东西散落其间,不觉得多,如今整理出来,竟大包小包地堆满了宽大的客厅。不禁愕然,什么时候置办起这么多东西了?面对大包小包的东西,突然觉得,家是世界上最丰厚最富有的地方。它富有得像一个独立王国,撑起一家人日复一日最舒服、最惬意的生活日常,让人安心,给人安宁。 书是这次搬家的重点。私自认为,自己买书比买衣服大方。都说女人永远差一件出门的衣服,只要逛街就买买买。对买书,我跟喜欢买衣服的女人一样,大方而“阔绰”。在别处借了书来看,觉得好,毫不犹豫买来收藏;网上推文说某本书好,立即下单;更有每年坚持不懈征订的杂志,《北京文学》《人民文学》《散文》,等等。短短三年累积下来,竟有上百本之多。邱华栋老师说,他每年要购进800余本书,有些书哪怕不看,摆放在那里,也让人觉得心安。这是对书和知识的尊重和礼遇。 将所有书、报刊整理出来,竟有小山般的规模和气势,不由想起那句名言: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”我这是给自己的生活和岁月营造了山般、海般的意境和氛围啊,太富有了!家里人不懂书之味,说,这么多书,搬起来费时费力,不如卖给废品收购站算了。我不干。又问,书放那里,能饱肚子不?不能。能蔽体御寒不?不能。为何不卖了?不卖。且不说买这堆书的价款与卖它们所得的款项严重不对等,单说字里行间作者的倾情叙述和编者的匠心编辑,使得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世事洞察和人情练达,读之,共情共景,心灵相通,犹如精神食粮,怎么舍得卖呢?当然,亦不能责怪他们,这是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,何况,当今不读书的多了去了。 再整理衣物被褥。一年四季,春夏秋冬,薄的、厚的、短的、长的,齐备勿缺。它们用棉花的温暖、涤纶或化纤的柔软,熨帖地包裹着我们的躯体,让我们自尊而体面地行走在人世间。那些垫的、盖的被褥,实在有些旧了,要不扔了?又觉不忍。每一朵来自大地的棉花,每一寸来自纺织车间的布匹,不仅浸透着纺织工人辛勤的劳作和汗水,更包含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施舍与恩赐。物尽其用尊龙凯时,不仅仅是节俭和不浪费,更是对大自然和原材料的尊重与保护。再看看那些衣服,有的买回来没穿两回,便束之高阁。是不喜欢吗?不喜欢为何又买了回来?买它们的时候,难道没有对款式、布料、颜色认真甄别?女人买衣服,穿了又穿,试了又试,不合心意,谁会掏钱呢?可为什么没穿两回就收藏在衣柜里,动也不动呢?都说,衣不如新,人不如旧。大概是买回来,审美眼光发生了改变,抑或市场上又推出了新品?说女人“喜新厌旧”,在对待衣服鞋包这些事上,一点儿也没说错。如果不搬家,它们躺在衣柜里,物我两忘,我亦不会如此烦恼。如今整理出来,一时竟不知如何处理才好。有人说,捐给贫困山区吧。小区的角落里就立着两个大大的绿色的旧衣物回收箱。但又觉得不妥,捐赠给别人,别人穿在身上合身吗? 抖落衣服和被褥上的尘土,拆洗、晾晒,决定全部打包搬回去,一件一件地用,直至不能再用。由此在心里给自己定下规矩,如果要买新的,必得要有一件旧的“退役”。虽然日子不可辜负,但包含了岁月之情的旧物应该也不可辜负。尊龙凯时陈德琴:搬家小记